🌚

读完《史记》

Posted at — Jun 13, 2016
#读书 #历史

2020-06-19-16-14-59-20160613001

之前读通鉴,用了四年,这次用了七个月。终于是名正言顺的两司马门下走狗了,哦耶。

史记这本书,说到底还是个人修史,主观性是很大的。因为坐李陵案,司马迁是有悲愤的情结的,所以他特别喜欢悲剧英雄,很多名篇都是写这种人的抒情散文,比如《屈原贾谊列传》、《项羽本纪》。主观的爱憎过多,一定会失之客观。所以项羽以一暴君成垓下悲歌,刘邦以一英主成千古屌丝。褒贬无需作假,有所取舍足矣。

另外,史料的真实性是值得商榷的。因为秦始皇的焚书坑儒,六国史书尽毁,司马迁的史料来源驳杂,有些事情甚至不同章节互相矛盾。比如黄池之会,左传就只说「遂长吴国」,史记也是照抄这句,究竟晋吴谁做了盟主,还是有争议的。

史记的成功,在于司马迁的文采和宏观的大体真实。鲁迅说它是无韵之离骚,因为司马迁用了大量小说家的笔法写文章。比如讲齐威王的一生,说此人继位后,好为淫乐长夜之饮,诸侯交侵,相声演员淳于髡看不下去了,跟威王说,我听说国中飞来一只大鸟,三年不飞,三年不鸣,你说这是肿么了?威王说,这只鸟啊,三年不飞,一飞冲天,三年不鸣,一鸣惊人。于是罢饮宴,召集大臣,杀一人,赏一人,全国肃然。然后发兵四境,夺回失地,齐国大振。了了几十字,摇人心旌。

然而史实肯定不是这么简单,戏剧之所以好看,就在于它将所有出场的人物脸谱化、剧情简单化。比如讲到冒顿单于,主要讲了两件事。

第一件是鸣镝弑父。依次射野兽、爱马、爱妾、单于坐骑,确保鸣镝已有足够的威信,然后完成致命一击。

第二件是击灭东胡。东胡利用冒顿刚继位的时机,来索要千里马。冒顿召集臣属商量,都说马是游牧民族的命,不能给。冒顿说,不能因为一匹马让大家冒生命的危险,妥协了。然后东胡又来要冒顿的媳妇儿,冒顿如法炮制。最后东胡说,有块废地也给我们吧。当大家都说反正是废地给就给了的时候,冒顿拍案而起,说土地是国家根本,虽废地寸土必争,然后发兵突袭东胡,一举成功。

把历史戏剧化,这就是史记好看的地方。马未都先生说,历史没有真相,只残存一个道理。对于大部分人来说,历史细节的真相并不重要,大框架对就可以了,宏观层面的东西足以让人受益匪浅,追本溯源的事留给专业做学问的就好。


本文最早发布在公众号:两司马门下走狗